我国检测出KP.2新冠变异株,今年3月份首次发现于广东!已有25例
1 、根据5月14日国家疾控局针对新冠病毒KP.2变异株的相关情况进行的通报 ,KP.2新冠变异株早在今年3月11日就在我国广东被发现了 。截至今年5月12日,本土病例中已监测到25条KP.2序列变异株。虽然这个数量不算多,在新冠病例中的占比仍处于极低水平(介于0.05%至0.3%之间),但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。
广东发现奥密克戎病例,当地市民该做好哪些防疫举措?
1、对有关人员进行隔离。大家可能发现了 ,奥密克戎病毒出现之后,我们现在公布出来的不仅仅是确诊病例的轨迹,而且连密接的行程轨迹都公布了出来 ,这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可能让人们做好防控,及时的进行排查 。这次发现奥密克戎的确诊病例之后,已经将密接人员全部进行集中隔离 ,保证病毒不会传播出去。封锁相关的区域。
2、广东发现了变异毒株的病例之后,当地迅速的采取了许多措施 。第1个措施就是迅速的把相关的人员给隔离了,还有那些密切接触者也没有落下。第2个措施就是迅速的封锁了相关的区域 ,他们去过的地方以及相关的镇区。第3个措施就是安排了大规模的核酸检测,把这边的人都检测了一个遍,这样就能够排查风险 。
3、持续保持基本疫防方式新冠疫情爆发至今 ,大家一直在用的疫防方式,到现在为止仍然合理。外出情况下佩戴口罩,久住房间内情况下,勤自然通风 、洗手消毒和消毒杀菌。在秋冬季时节流行疾病多发阶段 ,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频次,尽量减少没必要的交通出行 。
4、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家里面,每天都要定时开窗通风 ,每次开窗通风的时间至少要在半个小时以上,这样才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防止病毒聚集。然后 ,家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科学消毒,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。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,才能防止病毒大量传播 。
5、广州多区开展核酸检测 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超强变异株的患者是国外入境人员 ,因为白云国际机场严格按照入境广州隔离政策对入境人员闭环管理,点对点无缝衔接,避免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超强变异株的传播。
6 、做好防护措施 我们身为中国的国民 ,就一定要去遵守防疫的举措。平时出入时要注意携带健康码,主动与人员保持1米距离以上,也是可以做到预防感染的。如果是涉及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,还需要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,以免不慎感染奥密克戎病毒,发生扩散的情况 。
中疾控周报:本轮广东疫情Delta变异毒株潜伏期仅4.4天,平均2.9天可传播...
1、Delta变异毒株不仅潜伏期短,其传播速度也极为迅速。根据中疾控周报的数据 ,Delta变异毒株的平均代际间隔为9天,即原发病例和继发病例间的感染间隔仅为9天。这一数据远低于之前湖南报告的7天代际间隔,显示出Delta变异毒株的高度传染性 。
2、基于属于24个具有明确传播链的集群的最初68例感染 ,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,Delta变异株的平均潜伏期仅为4天,比2020年武汉报告的2天(2020年3月发表于《新英格兰杂志》)要短。病毒传播的平均代际间隔为9天 ,比之前湖南报告的7天也要短得多。
3 、年10月24日到2021年7月11日有200天一年是365天,10月24日至11月13日是19天,2020年10月24日到今天有384天2020年10月24日~2021年10月23日 。应该就是365天。然后就是2021年10月24日~10月31日是八天。2021年11月1日~11月2日是12天 。
传播率更高的新冠病毒株登陆广东,比BA.2高27%
1、传播率更高的新冠病毒株BA.11已登陆广东 ,其传播率比BA.2高27%。在美国率先发现的新冠变异毒株BA.11病毒株,随国际航班进入广东。该病毒株目前正在美国传播,是此次美国疫情反弹的重要推手 。之所以能够在BA.2占主流的美国脱颖而出,成为新的优势病毒株 ,主要是因为其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性。
2、中疾控最新消息,传播力最强的BA.11毒株已进入广州 5月16日,中国疾控中心通过英文简讯报告 ,传播力最强的突变株BA.11已于4月底进入广州。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因为BA.11毒株不仅传播速度快,而且免疫逃逸性最强。
3 、广东发现我国首例奥密克戎升级版 ,变异株新病毒的传播速度要比以往的病毒还要快23%~27% 。
免疫逃逸能力或最强!又一地发现了…
山东烟台发现新变异株BF.7,全国已有四地报告 有研究表明,BF.7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。目前 ,全国多地出现疫情,其中山东烟台等四地已经发现奥密克戎新变异株BF.7。山东烟台发现BF.7变异株 10月10日,山东烟台通报 ,10月4日以来,烟台市本轮本土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10例,主要为省外返烟人员及其关联人员 。
免疫逃逸性增强:“半人马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,是因为它具有八个突变 ,这些突变可能大大增强其免疫逃逸性。免疫逃逸性是指病毒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的能力。Scripps研究转化研究所的创始人Eric Topol在Twitter上表示,BA.75的免疫逃逸性可能强于BA.5 。
这一突变使得BF.7比BA.5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,对现有各种疫苗以及既往感染所诱导的抗体效果有一定影响。因此 ,BF.7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、扩散性及逃逸性,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,疫情处置、控制难度较以往成倍增加。有研究表明 ,BF.7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 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普济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pjsod.com/pujihoa/160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普济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
本文概览:我国检测出KP.2新冠变异株,今年3月份首次发现于广东!已有25例 1、根据5月14日国家疾控局针对新冠病毒KP.2变异株的相关情况进行的通报,KP.2新冠变异株早在今年3月1...
文章不错《广东发现新冠新毒株KP/广东新冠毒王》内容很有帮助